Latest News
暴雨再“考”北京,为何这次有惊无险
转自:新华每日电讯5版
一夜的持续降雨后,北京20日迎来暴雨“大考”。黄色、橙色、红色,不断升级的暴雨预警让人心惊。
20日晚间,来自北京市防汛指挥部的消息显示: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,降水总量超过了2012年7月21日,但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灾害损失。
雨量超“7·21”,大雨为何未酿成大灾
大雨为何未酿大灾?“在应对这场强降雨的过程中,我们的基础设施加强了,防汛抗灾的能力提升了。全市上下调度有方、行动有力,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”20日晚,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慰问坚守防汛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时说。
“7·21”之后,北京市吸取教训,加速升级防汛工程设施和应急管理水平。仅2013年,便完成了2061公里管网清淤清掏,包括北小河等长期淤堵区域20多处,并于2013年起启动实施中心城区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。
“这次强降雨中,68座具备防汛功能的经过升级改造的泵站发挥了重要作用,经受住了考验。”北京市排水集团负责人说。
20日晚,雨还在下,记者来到广渠门铁路桥下,这里没有出现积水,东西方向车辆通行顺畅。而4年前,这里因积水发生了车淹人亡的惨剧。北京市排水集团泵站工程师王洪江介绍,当天及时启动了铁路桥附近新建的夕照寺排涝泵站,5小时内共排水13万立方米,避免了内涝。
告别“看海模式”,需加快建设“海绵城市”
尽管大灾未现,但险情仍然不断。据统计,截至20日晚,北京市有7处发生地质灾害崩塌,1处发生地面塌陷;中心城区出现17处积水断路。此外,其他公路积水断路34处;树木倒伏697棵,11辆车被砸,19处水利工程遭水毁。
有关专家表示,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“缺水与洪涝”并存的问题,除了做好防汛设施的升级改造外,还需在城市建设中重视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,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实现城市水生态平衡。
在这次暴雨中,中关村智造大街因为铺设了透水砖及时将雨水下渗,路面不仅没有积水,还吸收了部分雨水资源,而这只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招棋。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升益认为,传统城市建设模式,处处是硬化路面,往往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今后应加快建设配套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,高效利用雨水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,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应统筹自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,协调给水、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,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。
假消息“添堵”:“避雨”也要“辟谣”
北京相关部门对本次暴雨进行了精细化预报预警,尤其是降雨开始后,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、提示信息17次,及时通过电台、电视台、公交地铁移动终端、楼宇电视、户外显示屏、手机短信、手机APP、门户网站、首都之窗网站群、官方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,向社会公众广泛发布预警和提示信息,累计发布5300余万人次。
但是,随着雨量加大,社交媒体中各种传闻开始传播。从19日开始,“公共自行车车桩漏电有人被电击”“北京大悦城被淹”“北京地铁1号线被淹”“北京西二环铁道桥被淹”等虚假消息的传播,加剧公众紧张情绪,给防汛工作“添堵”不少。
上述谣言很快被证不实,北京公共自行车网点未发生整体被雨水浸泡现象;所谓的“北京大悦城被淹”后被证实是天津大悦城;“北京西二环”的视频也拍摄自石家庄西二环。
如何应对此类谣言,成为防汛工作一道新课题。“这种谣言的形成有复杂性,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谣言成本低、时间短,有些真实的情况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扭曲,产生谣言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培鑫说。
曹培鑫、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媛媛等专家表示,治理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信息透明度,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应在各社交网络平台及时传播权威信息,用科学、便捷的方法引导公众情绪。同时加大对社交媒体管理力度,加大恶意造谣的法律追究力度,有效压缩谣言空间。对于公众来说,也要自觉提高网络素养,理性应对各种网络信息,不信谣,不传谣。